疑点重重之“朱令案”
其人
朱令,女,1973年11月24日生。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朱令有一个比她大四五岁的姐姐吴今,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于1989年4月在野三坡春游时意外身故。祸不单行,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的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终生残疾。
朱令从小就学习钢琴,15岁时开始学习古琴。1992年,朱令考取清华大学,入读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物化2班。朱令多才多艺,加入清华大学民乐队并成为主力队员,据清华民乐队的同学回忆,朱令在音乐上相当有灵气。此外,她还是游泳高手,曾经在清华的校运动会上多次得到名次。1994年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另外,她也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
误诊
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起先是肚子疼,铊中毒和诊治从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明明_3741528">: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朱令返校。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是由于朱令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以上,有些人认为这对未确诊的情况下维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
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3月28日陷入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朱令共昏迷长达5个月。其间,协和医院对朱令做了各项检查,未果。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当时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之后收到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上千个回复,约三分之一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1995年4月18日,贝志城拿着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到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区门口给医生参考,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
确诊
由于互联网上的回信怀疑是铊中毒,当朱令父母得知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可作铊中毒鉴定后,在一位有良心的协和医生暗中帮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于1995年4月28日来到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进行检验。当天,陈震阳即出具了检测报告,认为朱令为两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
根据互联网的反馈以及陈震阳1995年4月28日的化验结果,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这是朱令到协和医院求诊的第50天,一个月后(一说10天),体内的铊被排出。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
1995年8月31日,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苏醒。1995年11月,朱令从协和医院出院,转入其他医院和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立案
为朱令作铊检测和远程诊断的医生都提出了朱令是被蓄意投毒的意见。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在回信中还指出“如果不是朱令在工作中使用到铊,那么很有可能是被人故意投毒”。北京职业病防治所陈震阳认为朱令为两次铊盐中毒,第二次中毒是致死的大剂量,并判定是有人投毒。
1995年4月28日晚,当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后,朱令父母立即向清华大学当时的化学系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提出报案的请求,薛随即向清华大学保卫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报案。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正式立案调查。
疑点
“朱令案”立案之前,在铊中毒确诊后的五一放假期间,朱令宿舍曾发生离奇盗窃案,朱令的洗漱用品被偷。
铊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极毒物品级分类与品名编号》中,铊与氰化物同为A类。“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警方根据清华大学女生宿舍的严格管理,推断“朱令身边就有凶手”。
在1997年4月,北京警方对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孙维采取了第一次突审。
孙维
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被警方认定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且跟朱令接近的人。经过详细调查,警方正式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孙维的祖父孙越崎和伯父孙孚凌在民主党派和政协担任要职,而正是显赫的家庭背景,被认为是本案件的调查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1997年3月,朱令家人以出事班级即将全部毕业,人证即将难以获得为由,上书北京市公安局长。1997年4月2日,孙维作为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市公安局14处带走,并在印有犯罪嫌疑人的纸上签字。在被连续侦讯审问8个小时后,孙维被家人接回家。
朱令家人还曾上书国家领导人要求加快办案,但上书时间没有说明。1998年1月,孙维家人在得知朱令家人上书国家领导人后,也给高层领导上书。
鉴于案件发生造成的舆论影响,清华大学校方曾拒发孙维毕业证书,但在孙维方面的多次交涉下,最终给予。这一重要细节在孙维于天涯社区发表的声明中受到间接性证实。
结案
1998年8月25日,公安机关宣布结案,并以“超过法定期限”为由解除孙维作为嫌疑犯所受到的强制措施。但匪夷所思的是,公安机关没有告知朱家此案已结,朱令父亲声称“之前得到的答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直至2008年申请信息公开时,才获悉已于1998年结办。
2008年5月12日,朱令父亲吴承之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并于当日被受理。十八天过后,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
贝志诚
2013年4月,朱令同学王一风开腔,直指孙维有重大投毒嫌疑。孙维曾在2005年的天涯社区声明里指出,自己并非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称帮老师做实验使用的铊溶液是别人已经配好放在桌上的。对此,王一风回忆称当年清华大学一共有七个人可以接触到“铊”,只有孙维可以近距离接触朱令的日常用品。”
贝志诚,网名“一毛不拔大师”,朱令的高中同学,从1994年朱令中毒开始,他一直为朱令想办法、讨说法。这次复旦投毒案发生后,他在微博上呼吁重新关注朱令中毒案。
贝志诚说,他本来没有将案件的重点放在凶手上,直到2006年孙某在天涯辩解,他才“怒不可遏”。这次复旦出事,再次刺激了他的神经。
正是因为贝志诚当年在互联网上向国际求助,朱令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朱令案的二十年也是贝志诚的二十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帮助朱令,并极力的找出案情的真相,网友们直呼:最善良的同学——贝志诚
证据
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朱令宿舍的物品被破坏,使得证据缺失,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2006年,朱令案再次在网上被热炒,怀疑矛头再次指向孙某。孙某发帖,再次否认自己曾经投毒,并逐条解释回应网上的怀疑。孙某回忆称,1997年4月2日,警方曾要求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在经过8小时的连续突审后,家人接孙某回家。“1998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
白宫
2013年5月3日,美国白宫官方请愿页面出现了有关“朱令投毒案”的请愿书,声称孙维有足够动机和途径获取铊且导致朱令瘫痪,此后更名并通过“婚姻欺诈”赴美避难,要求美国政府调查并驱逐孙维出境。白宫回应称请愿门槛是30日内必须获10万签名,一些签名者的信息中甚至包含了汉字。
此外,亦有一部分网民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把事态上升到国际层面并不利于敦促大陆当局重启朱令案,是否该继续向境外求助,网络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2013年5月3日晚,新浪微博官方将“朱令”、“铊”、“孙维”等案件关键词进行封锁,引发各方反弹。在新浪微博搜索相关字眼,均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凤凰网、腾讯、网易相继转载了这则消息,但仅隔一个小时,新闻页面全部被勒令删除。
2013年5月4日,姚晨、伊能静等名人对新浪官方表达不满,王朔遭禁言。
2013年5月6日上午08时52分,新华网发布《舆论呼吁及时澄清“朱令案”传闻》文章,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也予转载,僵持的事态开始出现转机。(但文章页面不久即遭移除)
2013年5月6日中午12时0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朱令母亲朱明新进行直播专访,朱明新阿姨声称自己会继续申请信息公开,“要给朱令一个交代”。
2013年5月6日下午15时45分,新浪微博迫于舆论压力,解除对“朱令”等关键词的屏蔽。
2013年5月6日下午16时04分,朱令案白宫官网请愿量突破10万人
2013.5.6 收集整理